情境模擬訓練
影片中的路人甲,走路為什麼像在行軍?
當然不是啦,其實是因為影片中狗兒“妹妹”,有Leash Reactivity的問題,Leash Reactivity目前沒有確切的中文翻譯,意思是,當狗兒在有牽繩的狀況下,對陌生人或狗,會出現不友善的行為。不友善的行為依不同個案,可能會出現的有攻擊、低吼、吠叫、往前衝、瞪視對方等行為。
散步應是主人與狗兒一同放鬆、享受彼此陪伴的時刻,但有這種問題的狗兒,會讓主人帶狗兒外出時精神緊繃,必要時還需要眼觀四面、耳聽八方,比狗兒早一步看到路人或路狗,以避免狗兒出現起笑的行為,散步不再是歡樂或是放鬆的時刻,反而變成一種負擔與壓力,嚴重的個案中,主人甚至害怕帶狗出去大小便的時刻。
上門求診的主人常常會說,我的狗兒只有在有牽繩的狀況下才會出現不友善的行為,如果是在公園自由活動的話,對路人或狗大多不會有這類的問題。原因很簡單,當生物遇到危險的時候,會出現兩種反應: Fight or Flight (戰鬥或逃跑)。這裏所謂的危險,取決於動物本身的認知,狗兒覺得恐怖的事情,我們不見得會覺得恐怖,恐怖與否會反應在狗兒的行為上。在沒有牽繩的情況下,狗兒可以自由調整與恐怖物體的距離,必要時增加距離,若覺得好奇也可以往前探索;換言之,狗兒擁有自身安危生死的掌控權,在這種情況下,只要對方不要刻意靠近,狗兒大多都能夠保持自己的儀態。反觀,若狗兒若被牽繩限制行動,失去逃跑的選項,那剩下的選項就剩下戰鬥啦!除了這個原因之外,狗兒會出現這種不良行為的原因還有很多,於此就不贅述。
我們身在台灣,真的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讓伴侶動物可以過原始或是比較自在的生活;其實,不論是哪個國家,伴侶動物都必須面對融入人類生活的難題,為了保障人與動物雙方的安全,牽繩成為出門的必需品;當街道巷弄越來越窄,人口越來越密集,在外時無可避免會與陌生人或狗擦肩而過,面對面接近的方式對有這種問題的狗狗而言是極大的壓力。壓力總是需要出口,久而久之行為就會產生問題。
我們之前的文章中,曾以醫學的角度解釋長期壓力對於生物體的傷害,也有提及如何降低伴侶動物的生活壓力。在可以鑑別壓力來源的情況下,最有效率的方式為施行被動減敏(Passive Desensitization)與主動減敏(Active Desensitization)。被動減敏亦即適應(Habituation),做法為讓動物暴露在不會挑起驚恐情緒反應的壓力強度下,慢慢增加強度至最終能夠適應;主動減敏(Active Desensitization)則為將壓力來源與好的結果聯想在一起。如果單純使用被動減敏,所需時間很長,通常會搭配主動減敏,加快動物學習的速度。
不論是主動或是被動減敏,都不能讓動物產生驚恐的情緒,這也是為什麼打雷或是鞭炮恐慌症,很難單純用訓練解決的原因,因為打雷或鞭炮,一來就是直接來真的。路人或路狗通常也難以控制,所以遇到這類的案例,我們都會需要做情境模擬訓練(Set-ups),如同影片中那樣,在比較沒有干擾的環境中,訓練師事先與協助者溝通好此次訓練的強度,在狗狗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做主被動的減敏訓練。情境模擬若做得好,可以讓動物慢慢了解路人或路狗是無害的,也可以讓狗兒知道在這樣的情境下,應該要如何反應。
早先有提到,給動物掌控與選擇的權利非常重要,因此這類的狗兒在做訓練時,訓練師會使用比較長的牽繩,來給狗兒更多的空間去做選擇。影片中狗兒對於走路誇張一點的協助者有點兒意見,做出僵住與瞪視的動作,再刺激強度有拿捏好的情況下,給狗兒一點時間思考與選擇,最終狗兒選擇了對的行為。
言歸正傳,為什麼要搞得跟行軍一樣,一般人走路是有那麼誇張嗎?因為馬路上的人形形色色,有這種問題的狗通常對步伐奇異或發出奇怪聲音的人反應特別大,在“妹妹”能夠接受一般人迎面擦身而過之後,強度必須慢慢的拉高,讓“妹妹”了解不管是什麼樣子的人走在街上,都不必擔心。
當“妹妹”選擇離開之後,謝醫師並沒有打賞,那是因為“獎賞”並不限於食物,只要是任何動物在當下希望得到的東西都可以 成為獎勵;在這個狀況下,讓“妹妹”自由的離開壓力來源,便是牠的獎勵。當然,這種作法要等動物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才能夠使用,初期訓練階段一樣是使用食物作為溝通的橋樑。
總而言之,改變情緒,才能夠從根本改變行為。